保研网首页 > 考研资讯 > 考研政策 > 正文

河海大学探索研究生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点击数:2061 发布时间:2025-08-07 收藏本页

阅读正文

河海大学探索研究生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中国水利网站十月25日讯 河海大学积极服务国家需要,深化改革,以培养常识、能力与素质并重的人才为目的,积极探索研究生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构建实践平台。突出实践能力培养,发挥学校特点优势,构建了学校与政府、学校与行业、学校与企业三类型型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先后与水利部、中国电建、三峡集团、地方政府等所属单位共建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145家,遍布22个省(市),覆盖了水利、土木、交通、环境、电力与新材料、新能源等行业,为培养行业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提供了有力支撑。分类别打造了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建设标准和步骤,对于不相同种类型基地,进行分类管理、分类考核,为培养高层次人才提供了有力保障。

改革培养模式。以大学、企业与政府协同的开放式培养为方法,构建校内培养+基地培养、常识构建+顶岗实践和校内导师+基地导师等多个1+1培养模式。打造学生进入研究生培养基地的选拔机制和管理机制,在校内导师的指导下学习先进常识,在基地导师的指导下进行顶岗实践,使学生得到将理论常识运用到工程实践中的机会,提升了学生的实践能力、革新能力和综合素质,达成了学校、企业和学生的三赢。

加大实践考核。从工程认知、时间专题研究、工程案例比较、职业素质和进步潜力、实践交流能力五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实践考核。实行课程学习、实践环节、学位论文全过程水平监控,由学校导师和基地导师一同进行;采取督导随堂听课、学生每月提交一份实践小结、学校派专家到基地巡视抽查等手段。需要论文选题源自学生在顶岗实践中遇见的实质问题,论文形式拓展到工程规划、工程勘测、工程设计、工程施工、工程管理、产品开发、应用研究、调查报告8种形式,由学校导师和基地导师一同指导完成。

革新保障体系。加大基地管理,学校与企事业单位一同打造由双方主要负责人担任主任的研究生培养基地建设管理委员会。成立研究生基地管理办公室,负责协调查究生进入基地实践的有关工作。同时,围绕研究生顶岗实践、学习、生活、安全等方面,打造校企共担的条件保障机制,每年学校和基地单位投入约4200万元用于专业学位培养工作。

考研网,为考生提供考研时间,考研报名,考研培训辅导,院校专业信息,考研准考证打印,考研分数线,考研成绩查询,考研复习资料,考研复试调剂,考研真题下载以及线上考研辅导课程学习。

Copyright(c)2018-2025 保研网(https://www.jhdss.com/)All Rights Reserverd ICP备18127099号

保研网(https://www.jhdss.com/) 版权所有